严厉打击危害珍稀、濒危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
人民网北京6月4日电 (薄晨棣)最高人民法院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,发布《中国环境资源审判(2020)》和《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(2020)》。最高法副院长杨临萍表示,将严厉打击危害珍稀、濒危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,加强栖息地生态系统保护,适时制定出台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指导意见,司法助力生态平衡。
杨临萍介绍,2020年,全国法院坚持生态环境的全方位司法保护,强化事前预防性司法和事后恢复性司法的应用,严格落实绿色原则,依法妥善审理涉环境污染、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、气候变化应对、生态环境治理与服务等各类环境资源刑事、民事、行政诉讼案件及公益诉讼案件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25.3万件。坚持罪刑法定原则,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,依法严惩污染环境、破坏生态的犯罪行为,审结一审环境资源刑事案件3.8万件,同比上升2.9%。
此外,加大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审判力度,审结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3454件,同比上升82.3%,审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62件,同比上升72.2%。
“云南、江西、四川等地法院先后审结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标杆性案件,彰显了人民法院司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、社会公共利益、人民环境权益的坚定决心。”杨临萍说。
杨临萍表示,今后一段时期,人民法院将加强生态保护,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。加大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、黄河重点生态区、长江重点生态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,巩固生态安全屏障。维护生物多样性,依法审理长江禁捕退捕案件,服务保障长江十年禁渔,促进长江生态恢复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持续改善环境质量。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,服务高质量发展,全面贯彻损害担责原则,提高环境违法成本,推动高污染、高耗能的重点行业领域绿色化改造,推动绿色低碳发展,助推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。